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弘扬中华文化,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,而且要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,讲述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。
红色革命故事、传神历史传说、美丽自然风景……文化名人、历史来源、特色工艺、精品美食……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。
挖掘本地文化,擦亮“党建+”特色品牌,结合基层党建“整县推进”,浠水县蔡河镇党委率先开设“大讲堂”,分批次邀请全镇所有村党支部书记登台讲红色故事,讲民俗文化,传播好声音!
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!
讲述人:蔡河镇解元咀村党支部书记郭革新
浠水县第一位共产党员:郭芬,蔡家河解元嘴村三组稻场塆人,1900年出生,1920年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,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,任武汉大中院校学生自治联合会主席,是浠水县的第一位共产党员,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重要的地下工作者。后因叛徒出卖,在武汉被捕,28岁英勇就义。
郭芬的父亲叫郭熔卿,家庭富裕,是本县一位享有盛名的私塾先生,桃李满园,很受人敬重,人称“熔卿大老爷”。郭芬是他的次子,取名涤尘,一直带在身边读书。后来,郭熔卿被推荐到本县城关中、高两学校任教师,郭芬又随父亲在县城读完初中、高中,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。郭芬自幼聪明好学,在商科大学期间,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,忧国忧民,积极参加革命活动,被党组织发展为中共党员,并当选为校学生自治会主席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任武汉各大院校学生自治联合会主席。在党的领导下,他发动学生闹革命,促进国共合作,曾在武昌阅马场多次组织主持召开全市学生大会,发表演讲、散发传单,传孙中山在广州准备北伐的精神。郭芬商科大学毕业后,与吴化南结婚。吴化南毕业于武昌女子师范学校,也是一位革命青年。1926年,中共党组织选派郭芬与他的妻子吴化南东渡日本留学。他在日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东海外特别党委常委,留日期间,继续参加海外革命活动,发展中共党员,妻子吴化南积极支持配合丈夫的革命活动。
1927年春,由于党的工作需要,郭芬夫妇提前回国。吴化南在武昌地方法院任书记员,郭芬驻武汉兵工厂,为中共组织领导人。在厂期间,他团结发动工人支持武汉国民政府。同年,汪精卫发动“七·一五”反革命政变,郭芬奉命转入地下活动,投入反对国民党右派斗争中。
1928年,蒋介石背叛革命后,陶钧等桂系军阀头目,执掌湖北省党政军大权,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,郭芬因叛徒出卖,于3月上旬被国民党逮捕。郭芬被捕后,严守党的机密,坚贞不屈。时任武汉卫戍司令的陶钧,是浠水县黄泥咀人,得知抓捕的是一位浠水老乡,亲自提审,一见面认出是小师弟涤尘。原来,郭芬的父亲郭熔卿曾给陶钧上过课,而且是他崇敬的一位恩师。那时,郭芬一直在父亲身边,所以,他们都认识。于是陶钧以乡情、金钱、高官利诱郭芬,郭芬不为其所动。陶钧只好派了一顶轿子,把自己的老师、郭芬的父亲接到武汉,让他的父亲劝导,企图以亲情打动他。郭芬的父亲在武汉住了数日,陶均许诺最后的条件是,只要郭芬在武汉大公报上声明脱离共产党即可保释。郭芬对父亲表明态度,为追求真理而活,誓死不降,决不叛党。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只得下令予以处决。1928年4月21日,郭芬在汉口余记里英勇就义,时年28岁。
郭斋尔和郭六尔是蔡河镇解元咀村十组的两位女青年,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地方上秘密成立了革命组织,建立武装、建立政权,有农民自卫军、有苏维埃政府,郭斋尔是宣传队长,郭六尔是委员,组织发动群众闹革命。1931年4月两人在浠水城北英勇就义,郭斋尔时年25岁,郭六尔时年18岁,在浠水县军事志和民政志上都有记载。郭斋尔、郭六尔为新中国的建立,为党的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,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。
郭天谷,明朝时期,蔡河镇解元咀村三组人,富有学问,才华出众,历史书上评价他是“文雄三楚·字盖八属”。他呈奏《敬陈时务疏》,当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楚人无门户,此楚人之得也”,意思是国家要发展经济,要强国富民,就必须要开放,对外来文化、人才要开放式吸收,其实,早在几百年前,他就提出了“改革开放”。他做官正直、清白、廉明,为朝廷、为国尽忠,后回家养老,做了很多善事,修桥修路,救济穷人。到了明朝末年,朝廷腐败,农民起义,张献中带领农民军攻打浠水县城,他不顾八十高龄,跑进县城,组织士兵和城内群众守城,守了三天三夜,天气寒冷,没有吃的,没有水喝,他昏倒在城墙脚下,再也没有醒过来,忠义气节感动天地。
讲述人:蔡河镇大港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先锋
蔡河镇大港口村,北沿浠水河,东座紫薇山脉,南与本镇玉泉桥村、清泉镇朴树坳接壤,西与黑鹿村相毗邻。辖内有三港:玉泉桥港、朴树坳港、黑鹿坳港,三港的水在八组寨山交汇,通过鲶鱼地山和何湾山处的大港口流向浠水河,河上到处可见深浅河潭,潭水清澈,鱼虾可见,触摸不逃。
1955年政府在鲶鱼地山兴建大港口粮站,收购原玉泉乡、龚铺乡部分村公粮、余粮,通过水路,用竹排将粮食运往县城的土门仓库和兰溪码头。1976年至1981年白莲河四级电站的建成拦截浠水河,浠水通英山202省道的大港口粮站迁往原玉泉乡,大港口村一组境内辙区拼社、辙社拼区、辙区拼乡和辙乡拼镇。在原余堰公社期间,行政村为大港口村,因港而得名至今。
大港口村版图面积4.98平方公里,12个村民小组,568户,2286人,是蔡河镇西北部偏远村,1964年至1983年大力发展烟叶生产,在全省推广;1980年至1986年大力发展荢蔴生产,在全县推广;1990年至2005年大力发展油菜生产,在全县推广;2013年起发展油茶生产,目前,长势喜人,有待大力发展。
讲述人:蔡河镇闵牌楼村党支部书记梅贵如
千年文化古牌楼,民间轶事记乡愁。
贞节美德垂明史,孝道精神永芳流。
万历年间(即1563年),在闵家河畔,有一村庄叫安庆塆,全塆住着闵氏家族,这年冬月的一天,塆中有一名叫闵忠的年轻工家中,正忙碌着为闵忠操办新婚,家庭虽然不富,但还是办得热热闹闹,张灯结彩,炮乐齐鸣,喜迎新娘张珍姑娘,拜堂成亲,进入洞房,喝完喜酒,闹完洞房,人们都安然入睡。
次日,新郎亲娘,早早起床,梳洗完毕,按照乡中风裕,新娘端出早茶,招待长辈和客人,吃完早饭,乡亲们各自忙各家的事情去了,到了中午时分,闵忠突发暴病身亡,这给刚过门的花季新娘是多大的打击,她痛哭欲生,真是一夜夫妻百日恩,新郎闵忠丢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父亲和一个妹妹,此后三人相依为命,过着艰难的日子。没多久,公公因思念儿子又多病不幸逝世。张珍带着妹妹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,姑妹长大成人,张珍变卖了家中一切能卖的东西将姑妹嫁往婆家。家中只有她一人了,在封建社会里女人一人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啊!很多人劝她再嫁,她都拒绝了,她说:“要为闵忠守贞节”。
她自身日子过得本辛苦,可因族中一家夫妇双亡,撇下不到一岁的孩子无人抚养,张珍二话没说,将孩子抱回自己的家,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,为了她和孩子的生活,起早贪黑,帮人纺线织布、打杂工,吃尽千辛万苦,供孩子读书,从不埋怨一声。她想孩子将来出人头地,给孩子取名叫超群,皇天不负有心人,超群从小专心读书,通过院试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,闵超群考入进士,后被朝廷封为三品官,闵超群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,同乡贤联名多次上书朝廷,要为母亲立贞节牌坊,在封建社会里立牌坊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要朝廷审批。万历二十一年,即1593年,三院准题,闵超群为母亲立牌坊,当时远近闻名,母随子类,朝廷并封张珍为恭人。牌坊解放初拆毁,可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,为弘扬这一传统美德,村原名九大队,现更名闵牌楼村。
讲述人:蔡河镇城角桥村党支部书记谢峰
蔡河镇城角桥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,自唐朝至今,一直是鄂皖一带一路通商之要塞,曾享有“商贸小城”的美誉。城角桥村地名的来由,一说是浠水七岳之一城角庙宇而得名;另说因纵横百里,商贸繁荣而得名,总之城角桥是一座灵秀山村。
两朝宰相地,千年道教村。
一桥横跨倒水,八景美不胜收。
四角风铃摇动,一班戏子登台。
笙箫锣鼓一齐开,热闹非常可爱。
论古迹,城角有八大美景:千年都殿万年台,高庙山寺,仙羊过昄,燕子孵梁,龙王山寨,双龙斗嘴,白石古井,城角石桥。景区内还有魁祖祠、吕祖祠、谢氏宗祠、字藏亭、圣帝庙等。
看如今,中大线201红色大道穿村而过,快城线马上开修,麻武线新高速横跨村头。
山水间,堰上湾,山清水秀。近年间,要建成,以休闲,聚餐饮,水上漂流。
……
致浠水县全体党员干部群众:
好故事听你讲,快快行动起来吧!
|